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专题专栏>>高新区推介项目
人参深加工生产基地项目
时间:2025-09-24 08:19 作者:admin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人参自古被誉为“百草之王”是“滋阴补生,扶正固本”的极品,其具有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大补元气、安神益智、补脾益肺等作用。中国第一部本草经典《神农本草经》也将人参列为延年益寿的上品。受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学文化影响,我国中老年人在保养健康方面更喜欢中药食补。目前人参市场需求量高,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人参更多的价值被发现。除了中药养生方面,人参还常被用做护肤品和保健品方面。人参制作的化妆品有增加细胞活力、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控制黑色素等优点。含有人参成分的化妆品功效强大,口碑极好,在护肤品市场上备受追捧。人参衍生行业需求量高,人参市场需求量加大。

  1.2项目建设必要性

  人参销量不断增长,但人参行业还存在三点问题需要改进。人参温燥之性。食用人参导致“上火”是人参广泛应用的最大障碍研究人员迫切的需要寻找能缓和或改变其温燥之性的方法。二、市场缺乏特色产品。我国人参销量大,但是80%是原材料的销售,市场深加工产品占有率低。三、人参在护肤方面的应用。人参用于护肤品行业缺乏国际公认的质量和功能评价标准。人参成分复杂,目前研究成果不明显,科研人员并不能完全阐明人参美容护肤功效。我国人参行业迫切需要增强科研力度,科研创新将会为人参行业迎来销售热潮人参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保证拥有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但目前我国人参种植技术落后,至今依旧沿用人工直接种植方式,这种古老的方式对于森林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随着人参种植面积扩大,废弃的人参种植地增加,适合种植人参的土地越来越少。我国目前的人参种植方式存在很大的问题,为了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行业必须全面开展科学性种植技术。

  在健康意识全面提升的背景下,人参市场销量持续增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而就目前而言,人参行业想要扩大市场需要作出两点改变:一、解决根源上的人参种植技术,保证人参在未来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二、加大对行业的科研力度,开创出品质优良、类型新颖、具有影响力的高端品牌.

  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一、自然环境优越

  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脉,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宜人参生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为人参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同时,通化市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土壤肥沃,无污染源,进一步保障了人参的品质。

  二、土地资源丰富

  通化市土地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适宜种植人参的耕地。这些土地土层深厚,结构疏松,通气透水性好,有利于人参根部的发育和养分的吸收。此外,通化市还积极推广土地流转政策,为人参种植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资源保障。

  三、森林资源丰富

  通化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高,植被繁茂。森林为人参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保持了水土稳定,还为人参提供了天然的遮阴和保湿条件。此外,森林中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为人参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了自然屏障。

  四、传承历史悠久

  通化市是人参的主产区之一,拥有悠久的人参种植历史。在长期的人参种植过程中,通化市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和技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人参种植、加工和销售经验。这些传承下来的经验和技艺为通化市人参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1.4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4.1建设规模

  项目一期工程年产量200吨。项目二期工程用三年开发10个品种,三期工程用二年再开发10个品种,五年产量达到年产500吨以上。本项目采用国际先进技术成果开发的有机人参新资源食品系列产品质量好、无农药残留、无重金属污染,纯度高,有效营养成分提取率高、食用易被人体吸收,效果显著、适宜亚健康人群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延年益寿,使人参这一名贵的滋补品走进寻常百姓家,为人类健康造福。

  1.4.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租用高新区科创园标准化厂房9000平方米,进行改造建设,拟购置安装生产试验设备150台(套)。项目采用国际先进超临界C0萃取技术,萃取人参精油等有效成分,开发出更高技术含量的有机人参新资源食品,主要品种有人参固体饮料、人参咖啡、人参半固体饮料、人参茶、人参酒、人参糖等。

  1.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5.1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4500万元。

 

  1.5.2资金来源

  建设单位自筹

  1.6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6.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加工有机人参新资源食品200吨,直接带动产品原料人参基地建设1200亩,按户均2亩估算,带动农户600户以上,加上辅助原料山楂、玉竹种植300亩,带动农户可达750户以上。仅人参种植就可带动种参农户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项目加工直接安排农村劳动就业达120人以上,人均年收入4万元以上。项目带动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的作用明显。项目二期和三期工程达产后,带动农户达2000户以上,带动原料基地6000亩以上,带动种植户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1.6.2社会评价

  项目工程建成达产后,年销售额达5000万元、利润400万元,项目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产品填补人参新资源食品国内空白,有力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实力,扩大知名度。带动农户推动特色农产品发展:做工业反哺农业,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1.7 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为通化医药高新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建议书

  2.建设单位简介

  2.1概况

  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通化医药高新区)的前身为吉林通化经济开发区,始建于2005年7月。2011年8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吉林通化经济开发区与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整合,并更名为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医药高新区。通化医药高新区核定规划面积12.708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面积57.3平方公里;中远期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行政区划面积107平方公里。

  通化医药高新区现有医药企业43户,万通药业、修正药业等7户企业已发展成为集团公司,通化东宝、通化金马药业为上市公司,9户医药企业被重新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户企业获得省级认证的企业技术中心,其中3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随着通化“大交通”战略的实施,通沈、通丹、通长、通集、梅沈高速公路和通丹铁路、通化机场、通化陆港等“六路一场一港”工程的陆续建成,将直接把通化融入环渤海“2小时经济圈”,特别是辽宁、吉林两省鸭绿江经济合作先行区---“通丹经济带”的实施,将使通化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重要联络带,通化医药高新区具有极强的后发优势。

  2.2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商务局

  地  址:通化市经开环路1568号

  联 系 人:陈奎宏 0435-3265515  13944545515    崔峰 0435-3322595  13732858668

  E-mail:thyygxq@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