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畜牧业是我国农业经济中的重要产业,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所必需的肉、蛋、奶等产品市场供给,是“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动物保健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关系到公共卫生安全和社会的稳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卫生安全的呼声越来越高,多年来国家对动物保健品行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产品生产和研发逐步走向正轨。就兽用制剂而言,从产品研发到市场推广都有了长足进展,特别是在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过程中贡献突出、效果明显,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为 33.6%,国外农业发达的国家畜牧业的比重一般在 60%以上。所以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是现代农业一个重要标志。而现代畜牧业是以集约化、专业化为特征的,是一个从生产到加工完整的产业链,配合饲料在养殖中使用的比例又是现代畜牧业一个重要的标志,所以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这需要有四方面的保障:一是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育种体系;二是建立完整的饲料工业体系,提高配合饲料的使用比例;三是建立现代养殖体系,规范产业市场准入;四是建立规范流通加工体系,保证动物性产品对人类的安全。畜牧业的发展与兽医药品密切相关。在以上的内容中,畜牧业的发展三大要素:种、料、药,在这三个要素中,药很关键,与种有很大关系。相对来说,我国畜牧业的种业发展相对滞后,陷入引进-退化-再引进的循环。在料方面,这几年有长足发展,工业化的程度很高。但料与药是密切相关的,还存在饲料的加药环节没有实现有效控制的问题。所以说,兽医生物制品是保障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物资。
我国动物保健品业经过 GMP 改造,下了很大的功夫,硬件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取得应有成效。但要看到,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原材料质量问题,在活性原材料方面的质量问题;内部管理问题,企业的软硬件管理都要跟上,涵盖生产、研发、销售等各体系文件管理,形成管理体系,纳入体系中,有些企业还不到位,有设备闲置等。兽药市场最大的问题是规范的问题。企业应在规范的市场环境下去挣钱,倡导品牌战略。社会责任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畜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我国的动物疫病防控面临形势非常严峻,面临挑战越来越多。经过各方面的努力,从近几年看,在重大疫病防控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口蹄疫、禽流感等发病点数逐年下降,但其它疾病的挑战,猪瘟、鸡新城疫等的防治要长年紧抓不懈。在人畜共患病方面,紧抓结核、布氏病的防控,狂犬病的防控也刻不容缓。在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面前,疫苗在防控体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养殖业主要受到四种疾病形式的威胁:
1)过去已被控制的重大动物传染病至今又卷土重来并大面积流行;
2)由于病原体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而发生变异,使过去已被基本控制的重大动物传染病,如今又以新的流行特点、新的发病症状在我省流行(如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等);
3)新出现一些过去在我省乃至我国从未流行的传染病(如鸡传染性贫血病等);
4)面临新的更强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威胁。这种不同疾病的流行形式,使我们时常顾此失彼和防不胜防。毫无疑问,随着今后大规模集约化饲养家畜、家禽的发展,畜禽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的周期会越来越短,对养殖业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及时控制畜禽传染病的流行,给动物预防部门和兽医科研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同时又为我们进行兽药制剂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1.2项目建设必要性
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规划》提出发展现代畜牧业。健全生猪产业平稳有序发展长效机制,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将猪肉产能稳定在5500万吨左右,防止生产大起大落。实施牛羊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加强奶源基地建设,优化乳制品产品结构。稳步发展家禽业。建设现代化饲草产业体系,推进饲草料专业化生产。次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对推动兽药产业转型升级和推进兽用抗菌药减量使用两个方面做出了重点部署。同年9月,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引发《关于实施“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的意见》,对我省健全疫病防控和兽医服务体系做出安排。项目的实施是深入落实中央、省关于动物疫病防治和兽药生产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对保障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需要
我国作为养殖大国,人畜共患病时有发生。长期存在的动物炭疽、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沙门氏菌病、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动物。近年来,国际上又发现艾博拉病、疯牛病、莱姆病,对我国形成新的威胁。现代社会人与动物之间距离的不断缩小,使动物疫病向人间扩展的可能性增加。人畜共患病不仅给养殖业及相关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威胁人类健康,打乱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此外,随着动物养殖过程中兽药的广泛应用,动物产品中兽药残留问题日渐突出,抗生素类药物残留超标率居高不下,同样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加快我国动物防疫兽药制剂的研发生产,是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有效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3、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养殖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的优势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给养殖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全国 36 种重点动物疫病每年导致生猪发病 1160 万头、牛发病 45.3 万头、禽发病5.3 亿只;水生动物发病率约 18%,危害程度日趋严重。据测算,我国每年仅动物发病死亡造成的直接损失近 400 亿元,相当于养殖业总产值增量的 60%左右。我国养殖业正处在一个从量到质转换的重要时期,动物防疫兽药的研发生产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养殖业发展的首要因素,加快建设的任务十分紧迫。
4、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的需要。养殖业收入增长对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已达 30%以上,成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发展养殖业是增加农村就业门路的现实途径,目前全国从事养殖业的劳动力超过 1 亿人。加强动物防疫兽药的研发生产,预防和控制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降低养殖业的疫病风险,对于促进产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至关重要。
1.3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3.1建设规模
项目拟建设成为吉林省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兽药制剂生产基地,年可生产粉散剂、预混剂、颗粒剂、口服液等规格兽药制剂1万吨,满足周边地区畜牧养殖需求。
1.3.2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总占地面积30亩,总建筑面积14000平方米,其中:厂房面积10500平方米,办公楼、员工宿舍、更房等面积3500平方米。拟建设4条兽药GMP生产线,其中禽用粉散剂生产线1条、预混剂生产线1条、颗粒剂生产线1条、口服液生产线1条。
1.4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4.1项目总投资
建设项目总投资11000.00万元。
其中:建设投资为9200.00万元
铺地流动资金:1800.00万元
详见总投资估算表。
1.4.2资金来源
建设单位自筹
1.5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5.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建成后,年可生产粉散剂、预混剂、颗粒剂、口服液等规格兽药制剂1万吨,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22000万元,利润7100万元,税收2300万元。
1.5.2社会评价
项目建成后,将为吉林省秸秆换牛工程起到重要支撑作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医药高新区发展规划,能够有力提升全省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壮大升级,有力促进乡村振兴工作落实落地,带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壮大,具有显著经济社会效益。
1.6 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拟于医药高新区选址建设。
1.7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建议书
2.建设单位简介
2.1概况
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通化医药高新区)的前身为吉林通化经济开发区,始建于2005年7月。2011年8月,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吉林通化经济开发区与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整合,并更名为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医药高新区。通化医药高新区核定规划面积12.7082平方公里,行政区划面积57.3平方公里;中远期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行政区划面积107平方公里。
通化医药高新区现有医药企业43户,万通药业、修正药业等7户企业已发展成为集团公司,通化东宝、通化金马药业为上市公司,9户医药企业被重新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户企业获得省级认证的企业技术中心,其中3户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技术中心。随着通化“大交通”战略的实施,通沈、通丹、通长、通集、梅沈高速公路和通丹铁路、通化机场、通化陆港等“六路一场一港”工程的陆续建成,将直接把通化融入环渤海“2小时经济圈”,特别是辽宁、吉林两省鸭绿江经济合作先行区---“通丹经济带”的实施,将使通化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重要联络带,通化医药高新区具有极强的后发优势。
2.2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商务局
地 址:通化市经开环路1568号
联 系 人:陈奎宏 0435-3265515 13944545515 崔峰 0435-3322595 13732858668
E-mail:thyygxq@126.com